要确定53尺货柜能放多少个托盘,需结合货柜内部尺寸、托盘规格、放置方向及堆叠情况综合计算,以下是常见场景的详细分析:
53尺货柜基本参数
53尺干货柜(北美主流规格)内部尺寸通常为:
- 长度:16.15米(53英尺)
- 宽度:2.438米(8英尺)
- 高度:2.896米(9英尺6英寸,高柜)
核心影响因素
- 托盘尺寸:不同地区托盘规格差异大(如美国GMA托盘、欧洲EUR托盘等)。
- 放置方向:托盘沿货柜“长度方向”或“宽度方向”放置,数量不同。
- 堆叠层数:取决于货柜内高与单个托盘总高度(含货物)。
常见托盘类型的装载量计算
场景1:美国标准GMA托盘(48×40英寸,1.219m×1.016m)
这是北美最常用的托盘规格,适用于53尺货柜的典型场景。
-
单层放置(优化方向):
托盘宽度(1.016m)沿货柜长度方向,托盘长度(1.219m)沿货柜宽度方向:- 宽度方向:货柜宽2.438m ÷ 托盘长1.219m = 2个(无间隙)。
- 长度方向:货柜长16.15m ÷ 托盘宽1.016m ≈ 15个(剩余0.91m间隙,不足以再放1个)。
- 单层数量:2×15=30个。
-
堆叠层数(假设货物+托盘总高≤1.4m):
货柜内高2.896m可堆叠2层(1.4m×2=2.8m <2.896m),总数量=30×2=60个。
场景2:欧洲标准EUR托盘(1200×800mm,1.2m×0.8m)
若使用欧洲托盘,装载量更高:
-
单层放置(优化方向):
托盘宽度(0.8m)沿货柜长度方向,托盘长度(1.2m)沿货柜宽度方向:- 宽度方向:货柜宽2.438m ÷ 托盘长1.2m ≈ 2个(剩余0.038m间隙)。
- 长度方向:货柜长16.15m ÷ 托盘宽0.8m ≈ 20个(剩余0.15m间隙)。
- 单层数量:2×20=40个。
-
堆叠层数(假设总高≤1.4m):
2层总高2.8m,总数量=40×2=80个。
场景3:其他托盘(如1100×1100mm,亚洲部分地区)
- 单层放置:
托盘长1.1m沿货柜宽度方向:2.438m ÷1.1m≈2个;
托盘宽1.1m沿货柜长度方向:16.15m ÷1.1m≈14个;
单层数量=2×14=28个,堆叠2层约56个。
关键假设与注意事项
- 间隙预留:实际装载需预留5-10cm间隙(托盘间、托盘与货柜壁),上述计算已简化。
- 货物高度限制:若货物超高(如单个托盘总高>1.4m),可能仅能堆1层,总数量减半。
- 特殊货物:若托盘非标准尺寸(如超长、超重),需单独核算。
- 美国GMA托盘:单层30个,堆叠2层约60个(最常见场景)。
- 欧洲EUR托盘:单层40个,堆叠2层约80个。
- 其他托盘:根据尺寸差异,数量在28-80个之间浮动。
实际装载需结合具体托盘规格、货物高度及装载规范调整,建议使用货柜装载模拟工具或咨询物流服务商。




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