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ATC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如何通过第三方仓储服务,将固定成本变为可变成本?

gjwl6662025-11-09 11:14:206

通过第三方仓储服务将固定成本转为可变成本,核心逻辑是将企业原本需长期固定承担的仓储相关支出,转化为随业务量(如存储量、订单量、操作频次等)动态变化的弹性支出,以下从固定成本构成、第三方仓储的转换机制、具体案例及关键注意事项展开说明:

自建仓储的“固定成本”有哪些?

企业自建或长期租赁仓储时,需承担的固定成本主要包括:

固定成本类型
空间成本 仓库租金(长期租赁合同)、自建仓库折旧/维护费、土地使用税等(不随存储量变化)。
设备与系统成本 货架、叉车、分拣设备等固定资产折旧,WMS仓储管理系统、监控系统的采购/维护费。
人力成本 仓库管理员、分拣员、叉车司机等固定员工工资(即使存储量低,仍需保留基础团队)。
其他固定支出 仓库保险、消防设施维护、水电基础费用(如最低保底电费)、行政办公成本等。

这些成本的共同特点是:不随企业实际业务量(如存储货物量、订单处理量)波动,无论淡季旺季、存储多少,均需固定支出,易导致资源闲置(如淡季仓库半空)或成本浪费。

第三方仓储如何将固定成本转为“可变成本”?

第三方仓储(3PL)通过“按需付费”的服务模式,将上述固定成本拆解为随业务量动态变化的“使用型费用”,具体转换机制如下:

空间成本:从“固定租金”转为“按存储量/面积计费”

  • 自建模式:企业需长期租赁或购买仓库(如1000㎡),即使仅使用500㎡,仍需支付1000㎡的租金(固定成本)。
  • 第三方模式:按实际存储的货物量(如“元/立方米/天”)或使用面积(如“元/㎡/月”)计费。
    • 淡季存储500立方米,费用=500m³×单价;
    • 旺季存储1500立方米,费用=1500m³×单价。
      结果:空间成本随存储量“用多少付多少”,避免闲置空间的固定支出。

设备与系统成本:从“自购折旧”转为“按操作量分摊”

  • 自建模式:企业需购买叉车、货架等设备(固定成本),即使每月仅使用10次,仍需承担折旧、维护费用。
  • 第三方模式:第三方仓储拥有共享的设备与系统(如自动化分拣线、WMS系统),其成本已分摊到所有客户的“操作费”中,企业仅需按实际使用次数付费(如“入库操作费X元/托”“分拣费Y元/订单”)。
    结果:无需承担设备折旧、维护等固定成本,仅为实际操作(如入库、出库、分拣)付费。

人力成本:从“固定薪资”转为“按工作量计费”

  • 自建模式:需雇佣固定仓储团队(如10人),即使淡季订单量少,仍需支付全额工资(固定成本)。
  • 第三方模式:第三方仓储的人力成本已包含在服务报价中,按实际工作量(如订单量、处理批次)计费。
    • 日均1000单时,费用包含5人天的人力投入;
    • 日均5000单(旺季)时,费用自动覆盖20人天的人力投入(无需企业额外招聘临时工)。
      结果:人力成本随订单量动态变化,避免淡季“人浮于事”的固定支出。

其他成本:从“独立承担”转为“共享分摊”

  • 仓库维护/保险:第三方仓储的消防、安保、维修等费用,按客户使用比例分摊(而非企业独立承担固定支出)。
  • 系统与技术升级:第三方的WMS系统、智能化设备(如AGV机器人)升级费用,包含在服务报价中,企业无需单独付费购买或维护。

案例:固定成本转可变成本的实际效果

某快消企业原自建仓储的年固定成本如下:

  • 仓库租金+折旧:60万元/年(固定);
  • 设备折旧+维护:20万元/年(固定);
  • 人力成本:40万元/年(固定团队8人);
  • 其他固定支出(保险、系统等):20万元/年;
    合计固定成本:140万元/年(无论业务量多少)

改用第三方仓储后,按“存储量+操作量”计费:

  • 存储费:10元/立方米/月(随存储量波动,旺季存储5000m³,淡季2000m³);
  • 操作费:2元/订单(随订单量波动,旺季月均5万单,淡季2万单);
  • 其他费用(含人力、设备、系统):已包含在上述报价中,无额外固定支出。

全年成本测算

  • 旺季(6个月):存储费=5000m³×10元×6=30万;操作费=5万单×2元×6=60万;
  • 淡季(6个月):存储费=2000m³×10元×6=12万;操作费=2万单×2元×6=24万;
  • 全年总成本=30+60+12+24=126万元/年

效果

  1. 总成本下降10%(140万→126万);
  2. 成本结构从“100%固定”变为“100%随业务量波动”(旺季支出更高,淡季显著降低);
  3. 避免淡季仓储资源闲置(如自建时淡季仍需承担60万租金+折旧)。

关键注意事项:确保成本“真·可变”

选择第三方仓储时,需注意以下几点,避免“伪可变成本”:

  1. 明确计费规则:要求第三方提供透明的报价单(如存储费、操作费、附加费的计算方式),避免“最低消费额”“保底租金”等隐性固定条款。
  2. 绑定业务量指标:合同中约定费用与实际业务量(存储量、订单量)的直接挂钩,而非“固定服务费+超额部分另算”(后者仍有固定成本)。
  3. 灵活调整条款:约定淡旺季空间/人力的调整机制(如提前1个月通知增减面积,不收取闲置费用)。

通过第三方仓储,企业将原本“不管用不用都要花的钱”(固定成本),转为“用多少花多少的钱”(可变成本),核心优势在于:降低闲置资源浪费、提升成本弹性(应对市场波动)、减少固定资产投入风险,最终实现“业务增长时成本同步增长,业务收缩时成本同步下降”的动态适配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batc.cn/zblog/?id=745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