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BATC
15813899064

跨境电商物流专线:海运 空运 铁路 快递 卡车 双清包税派送到门

为什么的仓储费这么低?

gjwl6662025-10-16 10:00:511

仓储费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仓储环节的成本结构和市场供需关系,当仓储费显著偏低时,通常是以下一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可从成本控制、市场策略、服务类型等维度具体分析:

成本端:仓储运营成本被大幅压缩

仓储费的核心构成是 “空间成本+运营成本+利润”,若成本端显著降低,即使利润微薄,最终定价也会偏低。

空间成本极低:仓库位置或类型特殊

  • 地理位置偏远:位于郊区、工业园区或非核心物流枢纽的仓库,土地租金/物业成本远低于市中心或港口周边仓库,三四线城市的仓储租金可能仅为一线城市的1/3~1/2。
  • 仓库类型简单:平面仓库(无立体货架、自动化设备)的建设和维护成本低,尤其旧厂房改造的仓库,初期投入少,分摊到存储成本中的金额低。
  • 共享仓储模式:多个客户共用仓库空间,通过智能化管理系统动态分配存储区域(如“云仓”),空间利用率从传统仓库的50%提升至80%以上,单位体积存储成本大幅下降。

运营成本控制:效率提升或人工/技术成本低

  • 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应用:智能仓储系统(如AGV机器人、WMS仓储管理系统)减少人工需求,提高分拣和存储效率,传统仓库每人管理约500㎡,自动化仓库可提升至2000㎡以上,人工成本降低50%以上。
  • 低劳动力成本:仓库位于劳动力价格低廉的地区(如部分中西部城市或县域),或采用兼职/临时工,降低人力成本。
  • 简化管理流程:仅提供基础存储服务(无分拣、包装、盘点等增值服务),管理流程精简,人力和设备投入少,基础仓储费低。

市场供需与竞争策略

仓储费受市场供需关系直接影响,低价可能是竞争或阶段性策略的结果。

市场竞争激烈,低价抢客

  • 在物流园区集中、仓储供应商众多的区域(如长三角、珠三角部分地区),企业为争夺客户可能陷入“价格战”,多个仓库同时竞标同一客户,报价被压低至接近成本线。
  • 新进入市场的仓储企业为快速积累客户、建立品牌认知,可能在初期采取“亏损换市场”的低价策略,待客户量稳定后再逐步提价。

供需错配:淡季或空置率高

  • 行业淡季:如电商淡季(非618、双11期间)、农产品非收获季,仓库空置率上升,企业为避免资源闲置,会临时降低仓储费吸引客户(例如从1.5元/㎡/天降至1元)。
  • 结构性过剩:部分地区仓储设施供过于求(如近年各地大力建设物流园导致产能过剩),仓库长期空置率超过30%,不得不以低价维持基本运营。

客户与合同条款:定向让利或隐性条件

仓储费低可能是针对特定客户或合同条款的“定制化价格”,而非普适性低价。

长期合同或大批量存储的折扣

  • 客户与仓库签订 长期协议(如1年以上),并承诺稳定的存储量(如每月存储1000托盘货物),仓库方为锁定客源,会给予30%~50%的折扣,导致单月仓储费显著低于散客价格。
  • 大客户议价权:大型制造企业、电商平台(如京东、拼多多)存储量巨大(数万立方米),可通过集中采购谈判压低仓储单价,小型客户难以获得同款低价。

货物特性或存储要求低

  • 货物存储难度低:如存储普通工业品(非危险品、非冷藏品、非易碎品),无需特殊设施(如恒温库、防爆区),仓库管理成本低,收费自然低。
  • 轻泡货或低周转货物:轻泡货(如服装、家纺)按体积收费,但仓库通过优化堆垛(如高层货架密集存储)提高空间利用率,单位体积成本下降;低周转货物(如季节性库存)长期占用空间但无需频繁操作,仓库可通过“包仓价”低价吸引客户。

隐性成本或服务缩水:低价背后的“简化”

部分低价仓储费可能伴随服务质量或安全标准的“缩水”,需警惕隐性风险:

  • 设施老旧:仓库为降低维护成本,未定期检修消防、监控、货架等设施,存在货物损坏或丢失风险(但初期仓储费低)。
  • 增值服务缺失:仅提供“裸存储”,不包含货物盘点、库内移库、信息同步(如实时库存查询)等基础服务,客户需额外付费或自行承担相关工作,整体物流成本未必降低。

仓储费低的核心逻辑

“成本压缩+供需策略+客户定制” 是仓储费低的主要原因:要么仓库通过地理位置、技术、人工等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,要么是市场竞争、淡季空置等因素迫使企业低价揽客,要么是针对长期、大批量客户的定向让利。

但需注意:低价未必等于“划算”,需结合仓储安全性、服务稳定性、附加成本(如隐性风险、增值服务付费)综合判断,避免因小失大。

如果需要进一步分析某类具体场景(如某地区、某行业的仓储费),可补充背景信息,以便更精准定位原因。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fbatc.cn/zblog/?id=21

阅读更多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