美国卡派(Truck Delivery)是跨境物流中针对美国市场的一种末端派送方式,指货物通过海运、空运等方式抵达美国港口/机场后,由卡车运输公司将货物从港口、机场或海外仓直接派送到最终目的地(如亚马逊FBA仓库、私人地址、商业地址等)的物流服务,因其主要依赖卡车运输完成“最后一公里”配送,行业内常简称为“卡派”。
美国卡派的核心分类
跨境卖家接触的卡派主要分为两类,需根据自身场景选择:
FBA卡派(亚马逊仓库派送)
针对亚马逊卖家的核心末端配送方式,货物经头程运输(海运/空运)抵达美国后,由卡车公司直接派送入亚马逊FBA仓库。
- 特点:需严格遵守亚马逊入仓规则(如预约入仓、托盘标准化、FNSKU标签合规等),通常由头程物流商一站式完成(即“FBA头程卡派”)。
- 常见场景:亚马逊卖家补货FBA仓库,尤其是大件商品(如家具、家电)或批量货物。
商业/私人地址卡派
针对非亚马逊卖家(如独立站、线下B2B客户),货物派送至美国本土的商业地址(如零售商仓库、办公室)或私人住宅。
- 特点:灵活性较高,无需亚马逊预约,但需确认收货地址是否为商业区域(私人地址可能有附加费)。
美国卡派的操作流程
以最常见的“海运+FBA卡派”为例,全流程如下:
- 国内集货:卖家将货物送至国内仓库,打包、贴标(FNSKU标签、外箱标签)。
- 头程运输:通过海运(整柜FCL/散货LCL)或空运抵达美国港口(如洛杉矶、长滩、纽约)。
- 清关提货:物流商完成美国海关清关,提柜后将货物转运至海外仓(散货需拆柜分拨,整柜可直接派送)。
- 卡车派送:海外仓安排卡车(通常为53尺拖车,可装26-30个托盘),预约亚马逊仓库后派送,完成入仓。
跨境卖家选择卡派的核心优势
相比快递(UPS/FedEx)、邮政小包等末端方式,卡派的核心价值体现在:
成本更低,适合大件/重货
- 快递(如UPS)按重量/体积收费,大件货物(单箱超30kg、体积超0.1CBM)费用极高;卡派按“托盘”或“整车”计费,单价远低于快递(1个托盘卡派费用约$100-$200,快递可能达$500+)。
- 尤其适合家具、户外用品、家电等“抛货”“重货”,可降低30%-50%末端成本。
批量配送效率高
- 整柜卡派可直接从港口到亚马逊仓库,减少中间环节;散货卡派通过海外仓集中分拨,适合中小卖家“凑货”(无需整柜也能走)。
- 批量货物一次性入仓,避免快递分票派送导致的亚马逊仓库预约冲突。
合规性强,适配亚马逊规则
- 专业卡派服务商熟悉亚马逊入仓要求(如托盘必须符合GMA标准、外箱标签清晰),可协助卖家处理预约、托盘加固、标签检查等,降低入仓失败风险(亚马逊对不合规货物可能拒收或罚款)。
跨境卖家必知的卡派注意事项
卡派虽优势明显,但操作细节直接影响成本和时效,需重点关注:
亚马逊入仓规则是“红线”
- 预约入仓:亚马逊仓库需提前1-2周预约,旺季(如黑五、网一)可能排期至1个月后,需预留充足时间。
- 货物合规:外箱必须贴亚马逊FNSKU标签(不可贴错、漏贴),托盘需打托(缠绕膜加固),单箱重量不超过50磅(约22.7kg,超重需贴“Team Lift”标签),否则仓库可能拒收。
费用构成需提前确认
卡派费用并非“一口价”,需警惕隐性成本:
- 基础费用:按托盘数(如$30-50/托盘)或整车(如$1000-2000/整车)计算,海运散货还需分摊拆柜费。
- 附加费:燃油附加费(随油价波动,约5%-15%)、偏远地区费(如美国中部/南部部分邮编)、亚马逊预约超时费等。
- 建议:选择“全包价”服务商,避免隐性成本。
服务商选择:优先“本土+合规”
- 资质:美国本土卡车公司需有FMCSA(联邦汽车运输安全管理局)资质,亚马逊FBA卡派需通过亚马逊“Carrier Central”认证(避免因无资质导致入仓失败)。
- 时效:美西港口(洛杉矶)到美西FBA仓(如ONT8、LAX9)通常2-5天,美东港口(纽约)到美东仓(如ABE8、EWR4)3-7天,跨区派送(如美西到美东)需7-10天。
货物安全与保险
- 卡车运输可能因颠簸导致货物破损,建议购买运输保险(保价率通常0.3%-0.5%),并要求服务商提供签收POD(交货凭证)。
卡派的适用场景与局限性
适用场景:
- 货物:大件(单边超60cm)、重货(单箱超20kg)、抛货(体积重>实际重);
- 卖家:亚马逊FBA卖家(批量补货)、独立站B2B大订单(如批发给美国零售商);
- 成本敏感型卖家:对比快递,卡派可降低30%以上末端成本。
局限性:
- 时效较慢:对比快递(3-5天),卡派需7-15天(含清关+派送),不适合“急单”;
- 灵活性低:需提前规划,散货需凑齐一定量(如1CBM以上)才划算;
- 偏远地区覆盖弱:美国阿拉斯加、夏威夷等地区卡派成本高,建议改用快递。
美国卡派是跨境卖家(尤其是亚马逊大件卖家)降低末端成本、提升入仓效率的核心选择,但需根据货物属性(重量、体积)、订单时效、目标地址(FBA/商业地址)综合判断,优先选择合规、有本土服务能力的服务商,避免因入仓规则、隐性成本等问题影响运营,对于轻小件、急单,可搭配快递(UPS/FedEx)或邮政小包,形成“卡派+快递”的混合配送方案,平衡成本与时效。






网友评论